龍口微幫


- 品牌名稱:微幫平臺
- 認證狀態:已認證
- 龍口微幫微信號:aaa992878
- 所在地區:山東省
- 加盟狀態:招商中加微信aaa992878搶占名額
- 粉絲數量:
- 龍口微幫廣告價格:
龍口市是山東省煙臺市下轄縣級市,東與蓬萊市毗鄰,南與棲霞市、招遠市接壤,西、北瀕渤海,隔海與天津、大連相望。全市東西最大橫距46.08千米,南北最大縱距37.43千米,總面積901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末,轄5個街道、8個鎮,總人口為688255人。龍口市地處膠東低山丘陵北部,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多低山丘陵,西北部為濱海平原。東南部為低山區,面積155.62平方千米;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低山北緣,面積281.12平方千米;平原面積454.03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黃水河、泳汶河、北馬河、南欒河、龍口河、八里沙河等。年均氣溫11.6℃,年均降水量630毫米。境內有煤、金、鉛鋅、高嶺土、氟石、砂礦等礦產資源。海岸線東起海沿李家與蓬萊后營之間的海邊路口,西至龍口與招遠之間的界河口,長68.38千米。龍口市境內有龍口火車站、有龍口港,交通便利。龍口市是山東省重要的水產品基地之一,盛產海參、加吉魚、對蝦、扇貝、鯧魚等。有名勝古跡19處,革命紀念地4處。其中萊國都城遺址歸城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旅游景點有屺母島、南山風景區、徐公祠、丁氏故宅、王屋水庫風景區、冶基觀光農業。2016年12月7日,龍口市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歷史沿革
龍口古為青州夷地。商西周、春秋為萊國地。戰國為齊國疆域。秦始皇龍口歷史照片(3張) 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于境內置黃縣,隸屬齊郡,后隸屬膠東郡。黃山在縣南二十里,有黃水,縣因名。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東萊郡,黃縣為轄屬。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黃縣仍隸于東萊郡。三國時屬魏,郡縣不變。西晉初,東萊郡改為東萊國,黃縣屬于東萊國。東晉十六國時期,黃縣隸屬于東萊郡。隋開皇三年(583年),黃縣屬牟州。唐初,黃縣屬東萊郡,后改屬登州(治所牟平)。宋、金、元、明、清,黃縣均屬登州。民國三年(1914年)黃縣隸屬膠東道(道治煙臺)。民國十六年(1928年)廢道,黃縣直屬山東省??谷彰裰髡畷r,黃縣隸屬山東省北海區行政督查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6月,黃縣屬山東省萊陽專署。1958年10月萊陽專署改為煙臺專署,黃縣屬之。同年11月蓬萊縣、黃縣、長島縣并為蓬萊縣,屬煙臺專署。1962年1月黃縣復還原治,仍屬煙臺專署。1983年11月,屬煙臺市。[3] 1986年9月23日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因原黃縣有龍口鎮而得名。注:盡管批文是市政府駐地為龍口鎮,實際上沒有遷移),由煙臺市代管。
行政區劃
<br>區劃沿革<br>1988年11月22日,撤銷鄉城、新嘉、羊嵐、蘭高、東江5個鄉,分別以原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鄉城、新嘉、羊嵐、蘭高、東江5個鎮。<br> 1989年4月7日,撤銷海岱鄉,設立海岱鎮;撤銷黃山館鄉,設立黃山館鎮;撤銷下丁家鄉,設立下丁家鎮;撤銷大陳家鄉,設立大陳家鎮。<br> 1993年9月28日,撤銷文基鄉,設立文基鎮;撤銷田家鄉,設立田家鎮;撤銷七甲鄉,設立七甲鎮;撤銷豐儀鄉,設立豐儀鎮。1993年11月19日,撤銷龍口鎮,以原龍口鎮的行政區域設立西城街道辦事處,原龍口鎮人民政府駐地為西城街道辦事處駐地。1995年3月8日,將下丁家鎮的達溝、西馬兩個村劃歸東江鎮管轄。1997年6月10日,將蘆頭鎮南張家村劃歸東江鎮管轄。1998年4月13日,鄉城鎮更名為徐福鎮。1999年7月1日,將下丁家鎮上觀村劃歸東江鎮管轄?!?000年12月19日,撤銷羊嵐鎮,并入諸由觀鎮;撤銷豐儀鎮,并入石良鎮;撤銷文基鎮,并入蘭高鎮;撤銷田家鎮,并入七甲鎮;撤銷大陳家鎮,并入北馬鎮;撤銷城關鎮,設立東萊街道,將原城關鎮的行政區域和蘭高鎮的馬家莊、大李家、竇家莊3個村,東江鎮的趙家莊、閻家疃2個村及新嘉鎮的松嵐、王家疃、楊家疃、荷百4個村劃歸東萊街道管轄,辦事處機關駐原城關鎮政府駐地;撤銷新嘉鎮,設立新嘉街道,將原新嘉鎮除劃歸東萊街道辦事處管轄的松嵐等4個村外的其他行政區域劃歸新嘉街道管轄,辦事處機關駐原新嘉鎮政府駐地;撤銷中村鎮,將其行政區域并入西城街道,西城街道更名為龍港街道,龍港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西城街道辦事處駐地;撤銷黃山館鎮,并入海岱鎮。2000年底,全市總面積893.8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0個鎮,635個龍口市五個中心區域“五大組團”示意圖行政村?!?001年底,全市總面積893.8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0個鎮,1個外向型工業加工區,634個行政村(居委會)。<br> 2002年底,全市總面積893.8平方千米?!?003年底,全市總面積893.82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0個鎮,2個經濟開發區,633個行政村(居委會)。<br> 2007年底,全市總面積893.32平方千米。人口城鎮化率55.4%。轄3個街道、10個鎮,631個行政村(居委會)?!?010年,撤銷徐福鎮、東江鎮,設立徐福街道、東江街道。2010年2月,龍口市政府發布公文,對龍口市地名進行規范。規范之后,龍口市五個中心區域分別以“東城區、新區、西城區、南山、東海”命名。<br>區劃詳情<br>截至2010年末,龍口全市轄5個街道、8個鎮:東萊街道、龍港街道、新嘉街道、徐福街道、東江街道、黃山館鎮、北馬鎮、蘆頭鎮、下丁家鎮、七甲鎮、石良鎮、蘭高鎮、諸由觀鎮。市政府駐新嘉街道。
人口
<br>人口<br>一、龍口市常住人口截至2010年末,龍口市常住人口為688255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67133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6920人,增長2.52%,年平均增長0.25%。二、家庭戶人口龍口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241513戶,家庭戶人口為63866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3人減少了0.49人。三、性別構成龍口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47992人,占50.56%;女性人口為340263人,占49.44%。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1.10上升為102.27。四、年齡構成龍口市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78671人,占11.43%,15—64歲的人口為539293人,占78.36%;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70291人,占10.2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55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比重上升了4.4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4個百分點。五、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龍口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62264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0779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10906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煙臺南山學院口為159161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2896人上升為9047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156人上升為1566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1146人上升為45173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31724人下降為23125人。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629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15346人,文盲率由5.75%下降為2.37%,下降3.38個百分點。
<br>民族<br>截至2010年末,龍口市有回族、滿族、蒙古族、壯族等少數民族20個,共計8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