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丹江口微幫


- 品牌名稱:微幫平臺
- 認證狀態:已認證
- 十堰丹江口微幫微信號:aaa992878
- 所在地區:湖北省
- 加盟狀態:招商中加微信aaa992878搶占名額
- 粉絲數量:
- 十堰丹江口微幫廣告價格:
丹江口,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游,有“中國水都”之稱,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旅游名片。丹江口市下轄4個街道辦,12個鎮,1個旅游經濟特區,總面積3121平方公里,總人口443755人(2010年底)。丹江口市是武當道教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南水北調中線的調水源頭、壩區。境內的武當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圣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世界文化遺產;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被譽為“亞洲天池”。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關鍵的控制性工程。“丹江水”、“武當山”是該市兩張重要的城市名片。丹江口市是湖北省第二大柑橘產區(武當蜜桔),武當道茶主產區,也是水產大市。
歷史沿革
丹江口市隸屬于湖北省,歷史悠久,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春秋戰國史稱均陵,秦滅楚國置武當縣。漢山水勝地承秦制,隋唐首稱均州,后歷經武當郡,武當軍節度,武當縣。明洪武2年,廢武當縣入均州。宋、元、明、清歷代皆為重鎮,民國初年改州為縣,1983年撤消均縣改丹江口市。夏商周 丹江口市夏、商、西周為豫州所轄,與雍州相鄰。春秋 屬麇。公元前616年(魯文公11年),楚子伐麇,歸楚。戰國 屬韓及楚,因境內的均水稱均陵。秦漢 秦置武當縣,屬南陽郡。 兩漢沿秦制。公元208年(建安13年),曹操得荊州,分南陽郡建南鄉郡,武當縣屬南鄉郡。公元289年(晉武帝太康10年11月),改南鄉郡為順陽郡,武當縣屬順陽郡。公元310年永嘉之亂,以江左平陽郡(今山西臨汾一帶)流民寓北,增平陽縣,與武當縣同屬始平郡。南北朝因革不一,沿革變動頻繁。公元420年(宋武帝1年),改始平郡為齊興郡。公元547年(梁太清1年),置均陽縣,革齊興郡為興州,轄武當、平陽、均陽3縣。公元552年(西魏廢帝1年),改興州郡為豐州郡,廢平陽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丹江口武當。公元583年(隋開皇3年),罷豐州郡,585年(隋開皇5年)改豐州為均州。公元605年(大業1年),廢州置淅陽郡。公元618年(義寧2年),割淅陽郡置武當郡,原設武當、均陽、新增平陵3縣皆屬。公元618年(唐武德1年),改武當郡為均州。624年(唐武德7年)省平陵。625年(唐武德8年)略均陽入武當。同年,割豐州所轄之鄖鄉、堵陽、安福3縣來屬。公元627年(貞觀1年),廢均州,省堵陽、安福2縣。武當、鄖鄉2縣歸淅州。公元634年(貞觀8年),廢淅州復均州,轄武當、鄖鄉、豐利3縣。公元742年(天寶1年),改均州為武當郡。公元758年(唐乾元1年),省武當郡為均州。公元789年(貞元5年),均房二州隸山南東道。公元905年(天祐2年),徙武定軍來治,公元906年廢。公元960年(宋建隆1年),設均州武當郡,隸京西南路,領縣武當、鄖鄉。公元1119年(宣和1年),升為武當軍節度。公元1276年(元至元13年),元世祖南伐,設司置縣廢軍,省武當軍為均州。公元1279年(元至元16山水丹江口(46張) 年),屬鄂北道宣慰司,后屬襄陽路,均州領武當、鄖縣兩縣。公元1369年(明洪武2年),廢武當縣,入均州,州轄鄖縣、上津。公元1476年(成化12年),割鄖縣、上津。此后均州無領縣,州隸襄陽府。清承明制,均州屬湖北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所轄。民國元年(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國軍政府裁府、州、廳,一律改縣。同年12月(陰歷十月),知州陳文琪接到襄陽軍政分府檄文“即傳諭紳民,豎旗反正”,陳繳印留任。均州改為均縣直隸湖北省。民國三年(1914年)5月,實行省、道、縣三級制,均縣直屬鄂北道。7月,省鄂北道置襄陽荊南道,均縣隸之。民國十六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將地方政權分為省縣二級,均縣直屬湖北省。民國二十年(1931年)5月—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軍長賀龍,率紅軍在本縣的浪河、大岳——武當山(15張) 鹽池、官山等地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和區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湖北省69個縣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均縣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湖北省改劃為8個行政督察區,均縣歸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湖北省所屬行政督察區改稱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均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21日,均縣城解放。6月2日,成立均縣民主縣政府,隸屬陜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1949年10月1日,均縣民主縣政府改稱均縣人民政府,隸陜南行署兩鄖專區。1950年,兩鄖專區劃回湖北省改稱鄖陽專區,均縣隸屬鄖陽專區。 1952年,撤銷鄖陽專區,均縣隸屬襄陽專區。1958年9月1日,丹江口大壩開工建設。1959年,縣城開始由均州古城遷至現在的丹江口左岸沙陀營。1960年7月,撤銷均縣并入光化縣。1962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恢復均縣建置,屬襄陽專區。1965年,恢復鄖陽地區行政公署,均縣隸之。1967年,丹江口大壩截流漢江,下閘蓄水形成丹江口水庫,千年均州古城以及從古城到武當山腳下規模龐大的古建筑群沉入江底。[2]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均縣,設立丹江口市,屬湖北省省轄市,委托鄖陽地區代管。1994年,鄖陽地區改為十堰市(地級),丹江口市由十堰市代管,仍屬湖北省省轄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丹江口市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12個鎮,及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即湖北省武當山風景區),共有41個社區(居委會)、223個村。
人口
截至2012年, 丹江口市出生人口6371人,死亡人口553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5.58‰ 。年末丹江口市戶籍總人口為459619人,其中:城鎮人口192535人,占41.9%; 鄉村人口267084人,占58.1%。男性人口238375人,占51.9%;女性人口221244人,占48.1%。